防汛抗灾 | 强降雨下的守护
今年6月16日以来,湖南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此次降雨强度大、范围广、历时长,湖南省气象局多次发布红色预警,地质灾害风险剧增。汛情就是命令,面对来势汹汹的雨情汛情,省物化所作为邵阳市和永州市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迅速进入备战状态,积极应对因强降雨天气导致的地质灾害险情。
在这场没有硝烟战役中,省物化所有这样一位同志,面对严峻汛情、恶劣环境,他奋战在防汛抗灾一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地质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他向“汛”而行,奔赴防汛抗灾最前线——新邵县大新镇,连续九天九夜坚守岗位,协助当地政府、自然资源管理等部门,排查大新镇10个村(社区)地灾隐患点42个,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彰显了湖南地质人的责任与担当。
大新镇地形复杂,地质灾害多发。他在暴雨如注、山洪泛滥的恶劣环境中,多次搭乘摩托车穿梭在山林之间,分析巡查各中高风险隐患点的变形情况,即便摔得满身泥水也不曾后退,只因他深知自己的职责就是守护这片土地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每巡查到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全面细致进行分析和评估,许多潜在的灾害隐患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置,其高质高效的技术保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好评。
一次暴雨过后,他通过分析发现有潜在致灾因素的分布,便马上会同镇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紧急巡查,果然发现了4处变形迹象有扩大趋势的地灾点。他马上向现场向村干部说明了情况,要求加强监测和应急处置。
还有一次通过对一处泥石流隐患点的实地调查,发现山沟小溪两边高边陡坡开裂严重,随时会再次滑动形成堰塞湖,一旦强降雨来临,将严重威胁下游6个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第一时间联系乡村工作人员加强巡查,并建议在暴雨期及其后两三天内应暂时转移群众。
7月1日,他根据气象预警,建议大东社区在暴雨来临之前清理河道,并转移附近住户32人。待7月2日巡查时发现滑坡后缘存在大量裂缝,滑坡堆积体移动造成1栋房屋后窗损坏,正是因为他的提前预警,有效避免了群众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他同时还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个别受地灾隐患威胁的村民存在侥幸心理,不配合转移,他就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向村民解释地质灾害的滞后性,协助乡镇干部做好思想工作,顺利进行了集中安置。
他,就是省物化所高级工程师毛世雄,来自基层的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是一个在汛期地灾防治前线默默奉献、勇往直前的无名英雄,更是千万奋斗在地灾防治一线地质工作者的缩影,他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用深厚的专业技术,为汛期地质防治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线”。(文/刘辉、王文翔 图片/王文翔 文字编辑/彭静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