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测地球”科普小课堂 | 山河作证·地质里的国家记忆——亿吨级矿藏背后的中国制造密码
编者按:金秋十月,山河焕彩。当五星红旗在神州大地迎风招展,那些镌刻在地质层理中的纹路,那些深埋地下的宝藏,正是最厚重、最鲜活的“国家记忆”。
2024年11月,澳门新葡京物化所经过长期勘探,在湘南地区累计探获亿吨级锰矿,这份深埋地下的“亿吨级答卷”,恰是地质工作者用坚守书写的国家记忆,是山河与祖国共成长的生动注脚。接下来,就让我们循着锰矿的“银色光芒”,读懂地质深处的家国情怀。
2024年11月,一则题为《湘南发现储量亿吨级锰矿》的新闻在全网引发广泛关注。
消息虽短,含金量可不低。这可能是一笔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巨额财富。
锰,究竟是什么?这些深埋地下的黑色宝藏,又蕴含着怎样的战略价值?它又是如何撑起中国制造的“钢筋铁骨”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红土地下的“银色精灵”
锰是一种银灰色、硬脆、有光泽的过渡金属。
数亿年前,湖南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当冰期与间冰期古气候交替,随着海底火山喷发和海水环流变化,锰元素从地球深部迁移而出,与矿物质层层沉淀,在祁零盆地中形成了全球少有的“二叠系”沉积型锰矿。
现代文明的“无声搭档”
别看它在自然界中大多以其貌不扬的块状或结核状存在,锰的“舞台”远比我们想象的广阔。
古罗马人利用软锰矿来去除玻璃中的颜色,古希腊战士的青铜剑里也藏着它的身影。
钢铁之“骨”
但真正让锰C位出道的,是它和铁的“钢铁情缘”。只需在炼钢时加入少量锰,就能让钢铁变得既坚硬又耐冲击,还能抵抗腐蚀。从跨江大桥到高铁轨道,锰默默支撑着这些“城市脊梁”。
新能源之“心”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锰元素还被广泛地运用于锂电池的生产当中:手机锂电池中的二氧化锰,就像“电子搬运工”,让电量乖乖排队流动,为您的追剧时光续航;新能源汽车火遍全球,从宁德时代到比亚迪,主流锂电池都在使用锰基材料。
生活之“盾”
自来水厂利用高锰酸钾净化水质,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锰来促进健康成长,就连您家厨房中的不锈钢水槽,也因锰的加入变得更经久耐用。
中国制造的“坚强后盾”
我国锰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等地。2024年,我国锰矿对外依赖程度高达94%!此次湖南永州锰矿资源的发现或将改变这一局面。
从5G基站材料到航天合金,从新能源汽车到特种钢材。本土锰资源的稳定供应,让中国制造少一分“卡脖子”的担忧,多了一份从容的底气。
从石器时代到硅基时代
人类文明总在被矿产资源重新定义
从钢铁森林到电子血脉
锰始终在幕后编织文明的经纬
下次,当你按下手机电源键时
你会想起这里面跳动的能量
或许,就来自我们湖南的地下宝藏。
(文图/彭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