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抹闪亮会同的“橘黄”地质名片
近日,省内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为汛情险情防范带来了考验。核地质所地环一院作为常驻会同县的地灾防治技术支撑单位,闻汛而动,向险而行,身穿“橘黄”色标志的野外工作服,用脚步将湖南地质人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洒向会同的每寸土地,成为会同最闪亮的一张名片。
会同县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岩地,遇到强降雨或暴雨时,滑坡、塌方便时常发生,导致汛期地灾防治工作压力较大,往往这时,那一抹闪亮“橘黄”便会出现在会同人民的身边。
今年2月8日,常驻会同的专业技术人员李冬根、杨毅闻汛而动,即刻赶往会同县开展汛前排查的日常工作。3月底,在接到区域内有大到暴雨的气象预警后,技术人员联合会同县自然资源局迅速前往林城镇酿溪村不稳定斜坡地灾隐患点进行巡查,查看监测设备是否运行正常,了解隐患点情况,提前做好雨前、雨中、雨后的巡排查工作。自4月起,技术人员持续在指导各乡镇开展地灾隐患排查应急避险演练和农村切坡建房边坡防护工作。
“哪里出现地灾隐患、哪里就有“橘黄”身影”。截至目前,技术人员在会同县进行隐患排查驱车行程达2250余公里,共排查18个乡镇,162个隐患点,现场排查表手工填写达60000余字,出具了总结报告,为会同县地灾防治提出应对措施。下一步,技术人员将继续尽职尽责,全力做好灾情险情调查排查、信息反馈报送、值班值守等防汛工作,确保会同县地灾防治工作“零伤亡”目标的圆满完成。(文/杨毅 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