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调所曹创华博士后出站报告顺利通过并获优秀
2021年12月29日,由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国家博士后工作站与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联合招收的曹创华(系省地质调查所职工)博士后出站答辩报告会在江西南昌举行。由李四光地质奖获得者、江西省矿产资源保障服务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王先广担任组长的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曹创华博士后期间工作量饱满,成果丰硕,同意其博士后出站报告“华南战略性锰及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顺利通过答辩,并评定为优秀。
曹创华于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国家博士后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参加国内学术会议5次,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4篇、SCI/EI收录5篇);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物探专题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其中第一作者1项)、软件著作权2项(其中第一作者1项)。在合作导师楼法生教授和邓居智教授的指导下,由其完成的“华南战略性锰及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报告,以我国华南战略性锰及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模型为基础,深入探索了相关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耦合和探测问题,通过大量试验和实践,提出了以电磁测深“凹中凹”等值线特征为解译标志的探测深部锰矿地球物理找矿新认识、以“空天地”多方法多维多尺度探测识别华南含稀有金属伟晶岩脉的新方法。在我国华南战略性锰矿和稀有金属综合探测找矿技术体系建立方面具有创新性,其研究成果对上述矿种高效探测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据悉,地调所一贯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且颇具行业影响力的科研团队,现有博士后2人、在站博士后2人,博士10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75人。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和科技创新能力助力该所在实施部省科研项目、推动实施湖南“三高四新”战略方面取得了骄人业绩,为该所履行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职能职责奠定了坚实基础。(文/邓娟玲 曹创华 编辑/邹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