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调院获批两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近日,从湖南省科技厅获悉,省地质调查院“湘西南苗儿山岩体北西部加里东期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湖南衡阳—攸茶盆地白垩晚期沙漠沉积记录及古气候环境演化”两项目获批2021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这是该院近年来继获批5项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后首次获批面上基金项目。
“湘西南苗儿山岩体北西部加里东期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项目,其研究目标是通过系统科学地对湘西南苗儿山岩体惊醒研究,对比分析区内锡钨成矿作用机制的异同,建立起区内加里东期花岗岩成矿作用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模式,为省内加里东其花岗岩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有利信息。“湖南衡阳—攸茶盆地白垩晚期沙漠沉积记录及古气候环境演化”项目将通过对湖南省郴州市境内首次发现的8000万年前保留下来的古沙漠的考察与研究,打造南方“沙漠丹霞”独特品牌,充分发掘其旅游、科考等社会价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院将深入探索,进一步发挥基础地学解决能源资源问题的重要作用,提升大众对地学的理解与热爱。
据悉,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面上、青年和联合基金项目,经申报推荐、形式审查、同行专家评审、省科技厅党组会审议、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审定后立项。其中,面上项目作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部分,多为自主选题和创新研究,评审十分严格,竞争非常激烈,上述项目的成功获批,充分体现了该院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与突破,对人才培养与科学引领起到正向推动作用。(文/刘 婧 编辑/赵胤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