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调院重点研发项目创新科技成果在国际著名地学期刊发声
近日,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深地专项下属专题“南岭地区花岗岩型铌钽矿床深部勘查示范”和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湖南省锂铌钽等稀有金属资源高效勘查与开发”,分别在国际著名地学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与《Lithos》上发表论文,两项研究成果主要对湘东北地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在成矿作用方面进行了研究。
此次两项研究成果的论文标题分别为《Ore genesis of the Baishawo Be-Li-Nb-Ta deposit in the northeast Hunan Province, south China: Evidence from ge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U-Pb and Re-Os geochronologic data》和《Granite-pegmatite connection and mineralization age of the giant Renli Ta-Nb deposit in South China: Constraints from U-Th-Pb geochronology of coltan, monazite, and zircon》。近年来,经过以该院文春华博士后为首的科研团队共同攻关,在湘东北地区新发现了白沙窝大型伟晶岩型铍锂铌钽矿产地(2019年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但有关伟晶岩的形成时代以及伟晶岩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尚未厘清。本次研究精确厘定了白沙窝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成矿年龄和与伟晶岩密切相关的二云母花岗岩成岩年龄相近;仁里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成矿年龄和与伟晶岩密切相关的白云母花岗岩成岩年龄相近,相对于前人认为湘东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成矿时代为130Ma左右。此研究成果提出了湘东北伟晶岩型铌-钽-铍-锂矿成矿时代为140Ma左右的新认识,从而明确了伟晶岩成矿作用存在140Ma和130Ma两期。分析了花岗岩可能是稀有金属成矿的母岩;查明了湘东北地区伟晶岩形成于伸展环境,成矿物质源于壳源。研究成果为湘东北稀有金属找矿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一直以来,该院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创新蔚然成风,一批高素质地学专业人才正茁壮成长。该院现拥有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和多个科技创新团队,拥有14名博士(其中博士后1名、在读博士后1名)。2020年,该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各层级科研项目共28项,在国内外地学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多篇,其中发表SCI论文3篇,文春华博士后于2018年荣获产学研领域“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20年荣获“第四届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文/邓娟玲 编辑/周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