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省物勘院牵头组织,上海通用卫星导航公司、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实施的无人机航空磁测系统应用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及物勘院有关专家组开展的结题验收。
据了解,无人机航空磁法测量相较于地面磁法测量,具有速度快、测量精度高、信息丰富、异常分辨率高等优点,在矿区做较大的测量面积不仅可对深部磁性地质体产生的弱缓异常反映完整,而且便于磁异常综合对比分析,有助于发现矿区周围未知矿床。随着国内无人机航空物探市场的不断发展,以无人直升机为搭载的航空磁测系统的研究展示出广阔发展前景。为立足技术前沿,抢抓市场先机,物勘院于2013年正式立项开展无人机航空磁测系统研究。
该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主要有:无人直升机飞行平台机动灵活,起飞和着陆场地要求低,可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前向后向侧向均可机动飞行,容易实现空中磁补动作;可实现仿地形飞行,提高测量精度,配置激光高度表,可做更精确的地形测绘;无人直升机可外挂载设备,任务设备的安装更方便,电磁干扰小,散热效果好;无人直升机转弯和转向时不必做较大的姿态变化,因而不易出现失锁现象;采用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铯光泵航磁测量系统,响应速度更快,单位体积功耗小,吸收室制作工艺要求低,使用寿命长;系统配置差分GPS定位系统,定位精度高。
项目验收过程中,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考察了搭载平台研制现场,审阅了相关书面、视频材料,进行了现场作业测试,经认真讨论和质询,认为项目组成功研制了无人机航空磁测系统,有关方法技术已基本达到实用化程度,具备推广应用前景。此前,经性能测试和野外实际飞行实验,确定该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实用性,技术参数满足《航空磁测技术规范》(DZ/T0142-2010)要求;经在湖南株洲、醴陵、山东烟台等多地野外实地测试,确定该系统能适应平原、丘陵、海上等地形地貌条件,适宜于1:10000~1:50000航空磁测作业。
该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我省无人机航空磁测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将促进我省航空地球物理技术装备的发展,为我省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和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高效的技术装备和方法手段。项目验收完成后,专家组希望项目组能够在无人机这一先进而成熟的载体和平台上尽快研发出可以应用于不同地形地貌、不同比例尺的无人航磁探测系统,利用好科技创新的新体制新机制,加快成果转化,尽快实现成果的产品化、规模化,为我省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的创新作出新贡献。(文/周 杰 骆检兰 鲁 江 编辑/邹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