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到省矿调所开展南岭地区地质勘查技术交流
为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南岭地区地质勘查技术发展,8月26日,中山大学杨志军、郑义、郭晓玉等教授带领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30余名学子,到省矿调所开展南岭地区地质勘查技术交流。省矿调所所长杨长明、党委书记刘伟、副所长许以明出席交流会。
交流中,省矿调所介绍了单位发展历程和在地质找矿、地灾防治、工程施工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详细介绍了南岭成矿带郴州区域地质背景、典型矿山和锂矿勘查最新成果。与会人员围绕南岭地区地质勘查技术、成矿规律、资源评价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省矿调所与会地质专家对中山大学学子们提出的关于地质行业发展前景、地质专业学生就业、矿物形成原理及独特矿种香花石是如何发现的等问题一一予以回应解答。
杨志军、杨长明一致表示,南岭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郴州地区是南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中山大学与省矿调所将在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学术研讨以及实习实训等活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助推矿调所在技术创新、资源勘查方法优化以及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共同推进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期间,中山大学师生前往宝山矿山地质公园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南岭地区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拥有“千年矿都”之称的桂阳县宝山矿,是南岭成矿带上著名的铜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山,其地质遗迹保存完好,是研究南岭地区有色金属矿成矿规律的宝贵实物资料。中山大学师生还参观了省矿调所湘南地区地质矿产陈列馆,郑义教授结合南岭地形沙盘及丰富的矿石标本,围绕南岭地区矿产分布、采矿流程及矿物综合利用等课题进行了现场教学。(文/黄富年 劳轶麟 图/劳轶麟 编辑/司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