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八队12天完成娄底市100处地灾监测点建设
4月14日,418队水工环分院“娄底市地质灾害隐患普适监测预警”项目组完成了最后一个监测点的安装,12天内,该队凝聚各方合力,优质高效完成任务,诠释了418速度。目前,野外监测设备均已完成安装调试,监测预警建设项目全部完成,数据已接入省级地质灾害监测平台,为娄底市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提供了科学保障,有效提升了防灾减灾能力,同时也标志着该市地灾预警由人防向人防+机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肩负使命 精心谋划周密部署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受到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高度重视,亲自督办并多次作出批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周一调度”“全国一盘棋”“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在4月15日前如期安装调试并网运行”。同时,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全省1170处地质灾害隐患普适型监测预警项目必须赶在时间节点前,全面完成安装调试建设和试运行工作。
由于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自4月1日接到紧急调令后,418队作为技术支撑单位,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政治担当,全力推进地灾监测点建设。在副队长刘新建统筹部署下,该队第一时间制定了工作计划,将全市按行政区域分为4个标段同步推进,各标段由市自然资源局、418队和供应商派出人员组成,并分为协调组、技术组和安装组开展协同作战,在确定好供应商后,该队立即调度项目人员奔赴各标段全面铺开工作。
凝心聚力 全力推进地灾监测点建设
4月的湘中大地阴雨连绵,项目组勇挑重担,不顾恶劣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坚持冒雨作业。面对重重困难,该队上下齐心协力,互相配合,迎难而上,项目组成员更是主动放弃清明休假,加班加点抢时间,以饱满热情推进各项工作。
按照该队制定的工作计划,4个标段共分为19支野外安装队伍。为了不延误进度,项目组成员每天早出晚归,小雨时披着雨衣,大雨时撑着雨伞仍坚守岗位,即使感冒也没落下一天的工作。由于连续的下雨,工人不愿意上山去安装,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作为项目负责的陈英姿斩钉截铁地说道:“临时聘请的工人面对雨情难免有畏难情绪,但我们作为国家的公职人员要身先士卒,把责任扛在肩,走在群众前面,我相信我们全体项目组一定能按时完成任务!”陈英姿的坚定给项目组成员注入了很大的信心。在这短短12天里,他更是身先士卒每天连轴转,统筹协调人员、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并及时增派技术人员,确保设备安装一台,上线一台,尽早发挥效能。另外,野外安装工作更是刻不容缓,为如期完成任务,安装组成员累了就在车上眯一会,饿了就吃碗泡面冲饥,大家连夜加班,甚至通宵达旦超负荷工作,在最后的攻坚阶段,工作到晚上11点才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地收工下山,回到驻地,各组队伍第一时间就是向主管部门汇报施工和安装进展情况,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战之能胜 获省市领导啧啧称赞
为保证质量和进度,省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在每个标段现场检查进度,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一级调研员刘五一,娄底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总工程师熊勇、地环站、地勘科等主管部门负责人到现场靠前指挥。
在了解到该队项目人员扛着工具风里来,雨里去,风餐露宿,尤其是12天内完成娄底市全区域10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420台监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后,省市各级领导充分肯定了该队高效率的专业服务能力,同时对项目组人员霸得蛮、呷得苦,服从大局的敬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介绍,此次地灾监测系统依靠技术手段,实现对地质灾害的智能化精准预警。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将在地灾监测预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提升地灾监测预警能力。(文/陈英姿 文琴 编辑/周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