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陈婉君
鸿业远图,有志必达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这句话揭开了共产党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奥秘。
回首百年峥嵘岁月,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十大是艰难探索到开拓创新的奋斗历程,是栉风沐雨中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百年前陈独秀抱着国人能够像人一样活着的初心建党,百年来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这片红色沃土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一座座永垂不朽的精神丰碑。
战火纷飞中解放军战士为人民解放、驱逐鞑虏而战,护我山河无恙;和平年代无名英雄为家国尊严、人民幸福而战,只为国家有底气、人民有尊严;新时代党和人民为强国复兴而战,过去十年间实现了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二十大报告更是提出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
辉煌甲子,筑梦地质
在默默奉献的人潮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在深山密林、荒原戈壁中用脚开路,用地质锤筑梦的地质人。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建队,到2021年三队合并组建成为水环所(湖南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监测所,简称“水环所”),甲子岁月间水环所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一代代地质人应国家民族之需、寻能源和矿藏所急而上下求索,热血报国。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几代地质人默默无闻地投身于艰苦的地质事业,他们乐于奉献、不讲报酬,穿梭于深山密林中,他们风餐露宿、栉风沐雨,为国民经济建设找大矿、找富矿,足迹遍布三湘四水,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三光荣四特别”精神。
几十年来找矿成果斐然,肩负湘东、湘北和湘南部分地区的找矿任务,在省内累计探明煤炭、地下热水、金、铁、钨锡、萤石高岭土等多种能源资源数亿余吨,探明特大型、大型、中型矿床30余处,为“湖南有色金属之乡”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强所有我,不负韶华
生逢盛世,吾辈当自强,年青的水环人把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地质精神刻入骨血,用青春之火彰显使命担当,续写着时代的华章。
新时代十年间,地质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水环人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提升技术能力,拓宽业务领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助推防灾救灾应急处置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等等。
涌现了一大批扎根一线,敬业有担当的优秀青年,有解决高原钻探卡钻技术难题的90后钻探好儿郎——肖尧,有十九载耕耘于水环事业、技术与管理并重的“老”专家——肖立权,有技术精湛寻水源、三湘四水留足迹的“钻研达人”——景营利,有专业知识过硬、屡获地灾职业技能奖项的90后“大师”——朱鹏程,有植根找矿一线十余载、平凡之中显担当的“寻宝人”——刘鹤群,有勇挑大梁、巾帼不让须眉、可以野外下套管的水环“新兵”——李淑雅,身边这样平凡而不平庸的共产党人不一而足。
无数个夜阑人静,当人们酣甜入梦时,他们在挑灯夜读,为解决技术难题而苦思冥想;华灯初上,当万千家庭尽享天伦时,正是他们切磋技术、智慧碰撞的好时机;晨光微熹中,他们可能为了一个紧急的工作任务已鏖战了二十四个时辰;哪怕是中秋阖家团聚之际,甚至有整个部门为了重要的生态环境工作,通宵达旦了整个佳节。
10月下旬的某天偶遇一线水环人,我不禁感叹“好久没有见过你了”,他说“是啊,我8月初去了项目,现在写报告才回来”,这样的场景在记忆中早已稀松平常。每位一线水环人,内心都有对家人的惦念和亏欠,有对默默守护家庭伴侣的感激,有对年迈父母的牵挂,有对年幼儿女的不舍。
虽然他们可能也曾精疲力尽,但是他们更明白作为水环人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实干笃行、奋勇向前,将普通工作做出特色、把优势工作做成精品。
甲子岁月铸辉煌,地质精神代代传,水环人正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以过往辉煌作为序章,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助推水环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向二十大献礼。(文/省水环所 陈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