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锅
人生在世时间短,却有一个共同点;锅碗盆瓢四物件,不论贫富终生伴。我是地质找矿人,因公首次去买锅;后来建立小家庭,买锅次数渐增多。买锅虽是小事情,却能透析大社会;情不自禁拿起笔,择写几段小故事。
一九五九年金秋,工作地点石棉矿。黔阳专署地质局,给我增派新任务:“局办找矿培训班,理论培训将结束,男女学员二十八,到你那里去实习,工作学习和食宿,由你负责统一管。”心情激动脑在想,如何挑好这副担。工作学习好安排,都有规范和文件。住宿也无大问题,野外队有好传统:没有瓦房住草房,没有草房睡牛栏。一日三餐是大事,需要认真做准备。我工作的石棉矿,是怀化的小矿山,职工不足二十人,办了一个小食堂,我与矿山接触多,就在矿山搭伙食,学员若是去塔伙,主少客多太困难。农村虽然有食堂,能否搭伙待走访。年前平地起狂浪,百姓都要吃食堂,居家断炊锅回炉,支援工厂去炼钢;一个食堂三口锅,都负重任昼夜忙,其一专蒸钵子饭,其二烧水又炒菜,其三任务更专业,精心侍候“二师兄”。增人吃饭有规定,逐级审批加蒸锅。农村食堂无指望,自起炉灶办食堂。锅碗盆瓢都没有,又无借处都要买;生资商店一句话,要看上面的批条;上面说话更干脆,没有计划不能批。巧妇难为无米炊,没锅空谈办食堂。再无办法可以想,去向局长作检讨。局长听完我汇报,没有批评反而笑:“你已尽了很大力,我没理由批评你,事没办成莫悔气,活人怎会尿憋死,集体实习无条件,化整为零总能行。”听了局长宽慰话,我更感到心内疚。
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七日星期天,清早看到锅灰厚,取下用刀去刮削。铁锅使用时间长,补丁多得像鱼鳞,怪我粗心不留意,刮掉一块大补巴,本想补后再使用,却又难找补锅人,狠心贱卖老伙伴,违心进店去买新,营业员先称锅重,破锅刚好重八两,新锅却重三斤三。需补钢水两斤半,我无钢水可补交,求他高抬贵手卖。老娘见我买锅回,满面春风赶来接,先是换手拈锅重,后又屈指敲锅底,再用耳朵听音响,最后埋怨大声讲,等外次品你买回,又重又厚没有用。顿觉晴天响惊雷,原本以为遇好人,谁知他的心不正,劣货欺我外省人,提着新锅进锅店,路人讥笑我傻痴。好在碰到老熟人,换锅自然很顺利,更得他授好经验,煅烧抹油不生锈。夕阳西下落山后,身负稻草离农村,玄月东升高峰顶,我在屋前段新锅。
二0二二三八节,老伴和女去集庆;突然发现锅漏水,漫步超市去选购。过去国家遭灾难,购物都是凭票证;顾客没有挑选权,按时买到是好运。改革开放大发展,国强民富仓库满;任随顾客去挑选,票证走进博物馆。铁锅种类型号多,有些从未见闻过;老眼看花难定夺,自愧知识太浅薄;店员热情来帮忙,按我需要选好锅;又薄又轻免煅烧,称心如意忙谢过。去来只花一小时,三八集庆刚散会;老伴夸我买得好,女儿赞我老能干。我开心地笑着说:“感谢党的好政策。买锅也是一门课,耋耄童生在赶学。”(文/魏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