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金秋访老兵
八一建军节后,队上组织的走访慰问退伍老军人活动,我参与其中,三天时间,辗转攸县、衡东,看望了几位退伍老兵。他们人生轨迹在时空上基本一致:六十年代参军入伍、七十年代来我队工作,九十年代退休返乡。
那天一早,我们与丁秋林在钟佳桥镇卫生院会合。
县城到钟佳桥镇,约40里路,走315省道,开车半个钟头就到了。车停在卫生院对面,没有看到老丁。我们在车里向外张望。今天可能是赶集的日子,道路两边铺了很多摊位,摆着西瓜、香瓜、土特产、手工制品等农产品,也停了不少小货车、三轮车。虽然是早晨八点多,但街上人来人往的,已经热闹起来。
忽然,一位皮肤古铜色般的长者出现了,头发已经花白,身材称得上健硕,身着短衫短裤。短衫扣子没有扣齐,也没有扣满,衣角一上一下的,半个肚皮露在外面,可能是出门太着急了吧。他从车尾走向车头,眯着眼探头看向车内。呀,这不是老丁吗?赶紧下车。寒暄过后,老丁说他骑电动三轮车来的。原来,他的车就在我们车的尾部,他的三轮车后面和两边都包着深绿色帆布,我们没有看到他。
老丁问:“到家还有几里路,跟着我走行吗?我的车开得慢。”我们说:“没问题。”76岁的老丁,双手有些轻微抖动,可能患有轻度帕金森症。我们担心他的安全。他却很熟练地骑上车,像变了个人,手也不抖了,驾着车向前奔去,速度跑到了40多码。
平坦的乡道,表明对老丁的担心是多余的。他的车开得很稳当。近些年来,国家新农村建设,使乡村的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乡间道路。平整的水泥路能通到家家户户,还能看到光纤电缆随着道路进入了千家万户。
我们控制着车速,跟着老丁。
看到路的两边一畦畦荷塘,镶嵌在绿色的田野。晨光下粉红色、玉兰白的荷花正在盛开。莲蓬载满了莲子,或弯着腰,或挺直了,默默地陪伴着荷花。一扇扇碧翠欲滴的荷叶,簇拥相连,小心地捧着鲜花朵朵,在微风中摇曳,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老丁的家面朝乡道依山丘而建。两层砖混结构,坡屋屋顶,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墙面整体呈现乳白色,风格典雅大气。拾级而上,穿过雨蓬,进入客厅,是水磨石地面,平整质朴大方,房间敞亮通畅。新楼房紧挨着老房,老房也有两层,看起来也还不错,在正常使用。房屋两侧山肩及背后山上,生长着一两丈高的杉树林,苍郁成荫。
老丁老伴、女儿热情招呼我们喝茶,吃西瓜。老伴嗓门很大,直率、能干。老丁有两儿一女。女儿是老大,就嫁在邻村,女婿在攸县上班。大儿子在广东东莞搞建筑,小儿子在福建做电焊、钳工。女儿已经当了奶奶,带着两个重外孙暂住娘家。看不出,老丁已经四代同堂了。
慰问组把慰问金送到老丁手上,一阵寒暄后,我们准备离开到下一位老兵家,但被老丁拦住,不准走,怎么讲都没有用。
老丁说:“实话告诉你们吧,今天是我生日,你们既然来了,一定要吃了生日饭再走。”
我们惊喜道:“真是择日不如撞日啊,那我们留下吃生日饭,向您表示祝福。”
时间还早,老丁建议,老兵张德明和刘秋生家离自己家近,现在带你们去,不耽搁你们的时间。
到了张德明家,同样是两层砖混结构的楼房,与周围山丘、林、田融为一体。邻居讲,老张和老伴骑自行车去镇上了,家里没人,一时回不来。打通老张电话,老丁要他直接来自己家里吃中饭。
我们来到刘秋生家。他坐在凳子上,能勉强站起来,不能走。他心情激动,眼里闪着泪花,发出一点微弱的声音。我赶紧握住他伸出来的手。老刘患脑梗两年了,生活完全由老伴照料。家里是简单的家具,里外干净整洁,看出来女主人的勤劳简朴。这是一栋两层砖混结构楼房,面积约200平方米,背靠稻田面朝马路而建,交通方便。我想,老刘身体好的话,应与其他人一样,过着更加幸福的日子。
大家把慰问金送给老刘,鼓励他和老伴积极面对现状,及时就医治疗。会将困难向队工会反馈,提供相应帮扶。
回到老丁家,我们攀谈起来。
老丁说:“我平时心态好,退休回来后,不久就适应了乡下的日子。开始几年,身板还行,外出挖过煤,跑过生意,在家还承包种过田。儿女们的大事办好了,也就安心了。村里有什么事,喊去帮忙,我都很乐意去。年轻人有点手艺外出了,我这个老家伙能出点力就出力。这几年除了带重孙外,自己种点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只有高小文化,没读过什么书,还是在部队、单位上提高了文化。我也喜欢看看医书,也懂一点保健知识,学着自我保健。”对每月能拿到3800元的退休金很知足,认为自己再活个十几年没问题,银行里还有十几万存款。
饭菜已经上桌,老丁的满媳妇也来了。老丁老伴招呼大家入座,都是绿色农家菜,老丁老伴和女儿忙了一个上午。老丁得意地拿出他自酿的杨梅酒,要我们尽兴。我们不敢违纪,又怕拂了老人家一番心意,端杯呡了两口杨梅酒,借此祝福老丁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家庭幸福。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从古至今,戍守、垦边和征战的将士以及他们的亲人,大都把解甲归田作为人生的美好愿景。但是,只有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广大退伍军人才真正实现了这个愿望。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想这一切都得益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益于党的领导和政策,得益于40年改革开放所释放出的巨大生产力,以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今年八一建军节期间,我队通过张贴慰问信、组织座谈交流、送发购物券和走访慰问等形式,把党、政府和院党委的关怀及时送到了130余位退伍军人、军(烈)属的家中,传递了真情。(文/二总队·何春江 编辑/苑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