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金山金矿的“小工匠”
“凌伟啊,那是我们矿里的‘小工匠’啊,他搞得的那些小发明、小改进啊真是厉害!”如果到二总队包金山金矿,提及凌伟,会发现大家总是这样称赞他。凌伟,这位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大哥,笑容里总是露出一丝腼腆,身材算是瘦小,骨子里却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他通过自学电工技术、网络技术,钻研工业自动化控制程序,从物业公司一名普通的维修电工成长为矿山机电副矿长,在矿山的四年时间里,凭借他那双因为机修而总是洗不太干净的双手,在工作中发挥了不小的能量。
“我的得意之作”
作为一名机电技术员,凌伟常做的就是在车间里“转悠”,时刻关注每台设备的运转,有时也会在某个设备前驻足观察。那是2017年的一天,他发现破碎车间的给矿机因磨损,经常需要维修,费时又误工。那段时间,只要一有功夫,他就在设备旁边琢磨,香烟点了一根又一根,任凭周边机器声响嘈杂、旁边人来人往,他则专注观察、思索,最终,完成了对给矿机相关构件的改造。经改造后的给矿机,故障率大大降低,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每逢说起这项改进,他总是腼腆地说:“这应该算是我的得意之作吧。”
“给我点时间,我要先学编程”
矿山斜井提升其中一项重要的隐患因素就是矿斗飞车,一旦出现飞车,将给矿工安全及斜井设备设施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为防范这类风险,除了加强推斗工的安全技能外,最有效的就是加装斜井自动防跑车装置。为了攻破这个难题,凌伟白天在车间里搞检修,晚上窝在房里研究电路、听课学编程。他利用手电钻改装成“绞车”,自制小矿斗和斜井轨道,狭小的寝室里,各种工具配件、实验装置都有,俨然一个小型实验室。当问他进展如何,他笑咪咪地说“可能要个把月,我要先学编程”。凭着一股子钻劲韧劲,自动阻车网在他的寝室里试验成功,经过改良,目前该系统已在矿山使用了几年时间,不仅主斜井在使用,在盲斜井中也得到推广,为矿山斜井提升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让我来吧”
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雨水渐多,尾矿库下游腰塘污水处理池的水泵抽不上水。当水位超过安全线时,必须打开污水处理设备将污水处理后外排,避免发生污染事故。经排查,污水处理设施正常,问题可能出在腰塘底部的高压水泵或抽水管路。要查清问题或者更换水泵,必须把水泵从淤泥底部清理出来。大伙费了很大周折,水泵还是搞不出来,只能下到水里清理。正当大伙犹豫之际,凌伟边脱衣服边说“让我来吧,你们在上面搭把手”,然后跳入冰冷的水中,几个来回下来,终于把水泵拖出来进行更换。而他则浑身是泥,冻得瑟瑟发抖、嘴唇发紫。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矿里,设备运转就是产出,时间就是效益,这一理念也深深烙印在凌伟心里。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无论寒风刺骨,还是烈日炎炎,只要选厂机器设备出现故障,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带领同事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保证选厂的正常生产。有时晚上熬夜搞了维修,第二天上午又有别的故障,他的身影依旧会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同事心疼他,让他多休息会,他总会说“快点修好,减少停机时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而矿里的井下人车信号装置、全矿联网监控系统、连桥自动回收装置、水泵旁的虹吸罐装置等,也处处见证着他的智慧和汗水。
如今,即将被调往队地质大数据中心的凌伟,将在一个全新的岗位继续他的奋斗、学习、钻研和探索。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学习永远在路上”。(文/王小利 黎升斌 编辑/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