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中寻找生活的答案
新冠肺炎肆虐神州大地,全国人民过了一个特别难忘的春节。疫情当前,大家自觉宅在家里,放弃了走亲访友,消遣娱乐,城市乡村,不见了往年的欢乐与喧嚣。疫情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让我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探讨生命、解读亲情、思索人生的价值。
生命需敬畏。疫情如猛虎,毁人健康,夺人生命,多少人失去至亲,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病毒面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疫情让我明白了:什么房子,车子,票子,都是浮云!这辈子啥最好?祖国稳定最好,身体健康最好,开心快乐最好,亲人平安最好,有人惦记最好。
患难见真情。每当在国家出现危难的时候,总会出现一大批舍生取义的英雄。当你觉得岁月静好的时候,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感谢那些在前线战斗的医护人员,他们迎难而上、不辞辛苦、默默奉献,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从死神手中召回一个个即将陨落的生命。还有那些在疫区服务的志愿者,各行各业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是他们默默的付出,保卫了这个国家的稳定与安宁,保障我们衣食住行能够有序的进行,保证大部分人能平平安安的宅在家中等待春天的到来。武汉方舱医院湖南护士田芳芳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写下了心愿:“希望疫情结束国家给我分配一个男朋友”。看到这条新闻,我泪目了。这些白衣天使,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背井离乡,奔赴前线是为了什么?为了更多的人能健康的、有尊严的活下去。一张张美丽的“口罩脸”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宝贵。还有什么理由不爱惜自己的健康,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善待野生动物。没有野生动物,这个星球不会如此多姿多彩。当你我在捕食野生动物的时候,可曾想过,它们的同伴也在焦急的等着它们回家,嗷嗷待哺的孩子等着它们去喂养。野生动物与人类本应和谐共处,共同维护这个星球的生态平衡。是人类在慢慢侵占它们的家园,随意剥夺它们的生命,将它们变成腹中的食物。假如我们不去猎食野生动物,也就不会有病毒在人间肆虐,十几年前的“非典”给我们上了一课,但是很快就被淡忘了,“新冠肺炎”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希望这次疫情过后,我们能吸取教训,拒绝食用野味,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让野生动物在这颗美丽的星球上自由的繁衍生息。
亲情最温馨。亲情是静谧而温馨的港湾,这次疫情,我足不出户,与家人朝夕相伴的这段日子,我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以前不理解为何母亲爱唠叨,总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喋喋不休。父亲总是跟我讲他以前的经历,绘声绘色地描述那些艰苦的岁月,告诫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现在我明白了,其实这就是亲情,这就是无微不至的关爱。在父母眼中,我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孩子的一言一行他们都必须严格把关。父母就是我成长道路上最坚强的后盾,最坚挺的靠山。这段时间,我学会了沟通、理解、尊重和包容。亲情之于我,是漫漫人生路上最持久的动力;是寂寞的情感路上最真诚的陪伴;是站在十字路口艰难抉择时最清晰的路标。从现在起我要好好照顾自己,让含辛茹苦的父母少操点心。
闲时多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洗涤灵魂,增长智慧。当我被困在家里,百无聊赖时,我意识到自己好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书了。我拿起了一本《我心归处是敦煌》。很早之前就对敦煌莫高窟这一写满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艺术瑰宝充满向往。有幸去过一次,参观巧夺天工的壁画时,被祖先们无穷的智慧和神奇的画笔深深地折服。读这本书时,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书中描述了樊锦诗的传奇人生和她对敦煌艺术的强烈情感和坚守。为了潜心研究石窟文化,她扎根大漠,与丈夫分居19年,两个儿子出生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她是敦煌的女儿,舍弃了儿女情长,用毕生心血去守护心中崇高的事业,拳拳赤子之心,感动中国。现在80岁高龄了,还在坚守自己的事业。她用青春向我们诠释了“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坚韧不拔、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绵延不息,让我们的文化如此的灿烂辉煌。
我们大部分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奋勇当先,甘于奉献,坚守自己的岗位,贡献每一份力量,相信这份力量一定会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只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有一腔报国的热血,把理想抱负搭载在脚踏实地的奋斗当中,就一定能在助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扬帆远航!(文/306队·覃楚然 编辑/苑湘宁)